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

《淄博历史文化故事》丨人文艺术:周村铜响乐器-Kaiyun平台官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Kaiyun网站动态 > 公司新闻

《淄博历史文化故事》丨人文艺术:周村铜响乐器

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4-09-08 21:19

  1963年,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派人来到周村鲁东乐器厂,要求制作仿古编钟,作为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的配乐乐器。

  那时还没有出土的编钟,厂里的人都没见过编钟是什么样子,于是派出技术人员到北京故宫和曲阜孔庙去参观考察。技术人员看到的编钟装饰精美,工艺却很复kaiyun官方网站  开云平台杂,就想着先把大体形状做出来。于是他们照葫芦画瓢制作了一套,外形像铜罐子,底下不封口;又根据铸造铜碗、铜锅的原理,改进铸范,做出了“编钟”毛坯。之后,根据大小、轻重等把音律调节好。为了定好音,他们用车床反复抛光打磨,重量、厚薄、形状等都是影响音效的因素;专家一边吹着定音器,一边敲打编钟,判断音是不是准,不行就再上机床,反复调试。几经周折,编钟终于研制成功。此后,这套编钟就经常出现在大型文艺演出中,产生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1967年,山东省半导体研究所接受了军委的一项任务——研究超高频低噪声“芝麻管”。研究所成立了开发研究小组,争分夺秒地进行工艺试验,为争取时间,他们饿了就啃口干粮和咸菜,困了也不敢大睡,只能眯着眼休息一会儿。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他们在1000℃—1200℃的高温炉旁一待就是一天,汗流浃背也顾不上擦。经过研究小组两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69年初拿出了样品。随后投入批量生产,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来的时候,他们才知道研发的产品是用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上的。

  1970年,确定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要播送《东方红》乐曲,最后把以编钟演奏《东方红》乐曲的方案报给周恩来总理时,得到了肯定。而这种乐器只有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这一套,任务就幸运地落在时任歌舞团民乐队乐师刘汉林头上。刘汉林用编钟演奏了以后,又经过了电子化处理,才完美地呈现出所需的音效。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东方红》乐曲,更不知道是用鲁东乐器厂生产的编钟演奏的。几个月后,前卫歌舞团将消息告知鲁东乐器厂,工人们兴高采烈,还专门举行了庆祝大会。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轰鸣声中搭乘着火箭冲入了太空。15分钟以后,国家广播事务局随即报告,已经收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出来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洪亮。周恩来总理听到消息后,激动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连声说:“好,很好!”

  除以上两家工厂外,博山北岭玻璃厂生产的微晶玻璃人造卫星隔热夹板、淄博电热电器厂生产的管状电热元件、淄博无线电二厂生产的整流二极管、博山电机厂生产的直流微电机等,也被用在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上,与周村新编钟一样,成为淄博的骄傲。

Copyright © 2024 Kaiyun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69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