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南部气温突破46摄氏度,法国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一天,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国相继拉响高温红色预警。
然而,在这片热浪滚滚的土地上,只有约20%的家庭配备了制冷设备。英国空调普及率仅为5%,德国更是低至3%。
当美国人享受着90%的空调普及率,中国达到60%左右时,欧洲人依然在靠开窗通风、拉百叶窗、喝凉水的方式苦熬盛夏。
在德国慕尼黑生活了三十年的张女士回忆:“二十年前的夏天根本不需要空调,夜间温度常跌破20℃。”
即使在南欧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夏季高温也被认为是“短暂可忍受”的,直到2025年西班牙韦尔瓦省46℃的高温打破6月纪录,人们才惊觉气候已悄然改变。
然而,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几十年来,欧洲一直视美国对空调的依赖为过度消费的象征。
在年长一代中,普遍存在“吹冷风伤身”的观念,这种文化认知在高温致死的现实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大量建筑采用厚墙体、小窗户、石材或砖砌结构,设计初衷是冬季保暖、夏季隔热。
比如英国,就有相当一部分住房是建于1900年之前的,这些老建筑根本没有预留空调管道或外机安装位置。
在巴黎,空调外机必须隐藏在百叶窗后,伦敦要求将外机伪kaiyun官方登录 开云网址装成绿植,西班牙塞维利亚的老城区甚至直接禁止安装外机。
审批难题让欧洲人雪上加霜。德国市政厅对建筑外立面的严格管控让居民无奈:“政府办公楼都开空调,而我申请安装时却因‘影响外观’被拒绝。”
在德国,一台普通1.5匹空调售价600至800欧元,而安装费用超过1500欧元,这笔开销相当于许多低收入者一个月的全部收入。
西班牙空调最低只能开到27度,法国则提倡吹“暖风”,这种规定在46℃的高温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月下旬至今全国新一级能效空调销售同比增长82%,哈尔滨增幅高达959%,成都、青岛分别增长195%和181%。
今年国补政策将空调补贴由1台/人扩围至3台/人,直接刺激了消费需求释放。
同时,2025年夏季中国多地气温突破40℃,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
7月初,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5个等级。
法国极右翼领导人勒庞公开批评政府无作为,德国环境部长也承认“真正需要保护的人群反而最难获取降温手段”。
残酷的现实是:有能力的中高收入群体已开始配备空调,而低收入人群仍被迫在酷暑中苦熬。
这种分化在热浪中格外刺眼,巴黎已收容五百多名处境极其危险的人,法国官方确认两人直接死于高温,三百余人需紧急救助。
中国企业的空调正在欧洲热销,美的为德国研发的便携式空调已售出10万台,海尔在欧洲销售额增长30%。
但欧洲的空调困境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当气候危机袭来,那些在厚实的历史建筑中寻求庇护的人们,却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一个没有空调的温室里。
空调从奢侈品变为刚需的过程,折射出的是全球气候变化下人类社会共同的适应困境。
1. 搜狐:《Vatee外汇:极端高温重塑欧洲生活方式:空调为何仍难以普及?》
5. 潮流家电网:《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落地!力争2025年家用制冷设备高效节能产品占比达60%》
8. 品牌榜:《2025年空调行业市场格局解析:双雄争霸与新生代破局之路》
9. 央视网:《智慧裝備、緊急救助、防暑降溫……各地多舉措積極應對高溫“烤”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