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屋宇署利用无人机结合AI勘察6层以上楼层的外墙,突破传统视察上的限制。
本港楼宇急剧老化,楼龄50年以上的旧楼有近万幢,不时有外墙石屎剥落引发事故,屋宇署去年开始利用无人机结合AI技术,帮助勘察六层以上楼层外墙,突破传统视察限制,更可在收集图像后一日内生成检验报告,较传统人手需时五日完成报告更快捷,有助提升执管效率,减低安全隐患。
屋宇署又透露,现正与大学合作,研究将无人机与AI技术应用于监测僭建物、私人斜坡等。\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本港大量旧楼年久失修,石屎剥落、漏水渗水时有发生:2023年,旺角多幢大厦频繁出现石屎剥落事故,包括宝安大厦曾在四日内两度冧石屎,有石屎砸中楼下货车;旺角新兴大厦曾在11日内两度冧石屎,碎片击穿楼下途经巴士的车顶;去年2月,旺角有杂货店天花剥落,导致一名女职员被击伤头部,需送院治疗。
屋宇署总结构工程师(楼宇)周昕表示,针对多宗楼宇外墙混凝土或批荡剥落事故,署方自2024年首季起,目标每年检验全港360幢高风险旧楼宇,并在雨季来临前完成240幢(即三分之二)楼宇的检验及紧急工程。他指,去年完成检验的360幢楼宇,共发现352幢存在外墙危险,最多出现在油尖旺区,当中207幢由业主自行处理维修工作,余下145幢需政府承建商代办。
屋宇署高级专业主任(研究及发展)王吕强表示,传统勘察工作需靠人手利用相机、望远镜等观察,但有时因距离太远、相机清晰度不高、树木遮挡等原因,未能看清外墙破损情况。屋宇署自去年6月起,使用无人机结合人工智能AI技术,先由无人机四面影相,再由AI将收集到的高解像度影像上载至人工智能工作平台,分析评估外墙不同程度的破损状况,一日时间即可自动生成勘察报告,较传统人手需5日完成分析报告更快捷,署方建筑专业人员会根据报告决定下一步跟进行动。
周昕表示,在使用无人机结合人工智能AI技开云网站 kaiyun登录入口网址术后,2024年7月至12月录得112宗石屎剥落,较2023年同期有轻微下降。
周昕指出,屋宇署现有8部无人机,每部成本4万元,勘察6层以上的较高楼层,都会考虑用无人机与AI结合方式。他强调,无人机操作须顾及公众安全,要避开行人及车辆等,以保持合适拍摄距离,故使用无人机前须与警方协调短暂封路。他强调,在用无人机勘测前约一个月,会发信提醒楼宇各业主。
周昕表示,屋宇署计划向业界介绍如何使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检验外墙,包括将于三月下旬与物业管理业界会面,分享有关经验,他称目前已拟定今年的360幢目标楼宇名单,致力解除潜在风险和促进楼宇安全。他又指,署方现时正与香港大学研究,如何将无人机与AI技术应用于监测僭建物,未来亦将应用于私人斜坡的分辨等方面。
立法会议员梁熙向大公报记者表示,现时屋宇署借助无人机及AI协助检测旧楼,既减省了人手,同时提升了效率,成效显著,值得加大使用力度。他认为,本港楼宇老化问题严峻,石屎剥落情况只会恶化,随雨季来临,恐更多石屎剥落个案,希望屋宇署进一步加大每年检验360幢楼宇的数量。
特区政府正积极研究如何结合无人机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不同领域,包括利用无人机进行侦测土地违规情况、监察非法排污和海上倾倒活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以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勘测及维修工作等。内地多个城市亦已利用无人机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协助解决各种城市管理问题。其中顺德多个政府部门共享无人机巡查系统配合人工智能模型,无人机进行一次飞行可以采集到不同部门所需要的数据,辅以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识别违规建筑及非法弃置垃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