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面是构成建筑物外观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城市面貌和街景,因此,外墙面的装饰一般应根据建筑物本身的使用要求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来选择饰面,通常选用具有抗老化、耐光照、耐风化、耐水、耐腐蚀和耐大气污染的外墙面饰面材料。外墙面装饰的基本功能为:
外墙除有时作为承重墙承担结构荷载外,还是建筑物的主要外维护构件之一,起遮风挡雨、保温隔热、防止噪声以及保证安全等作用。
外墙面装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墙体不受外界的侵蚀和影响,提高墙体防潮、抗腐蚀、抗老化的能力,提高墙体的耐久性和坚固性。对一些重点部位如勒脚、踢脚、窗台等应采用相应的装饰构造措施,保证墙材料正常功能的发挥。
通过对墙面装饰处理,可以弥补和改善墙体材料在功能方面的某些不足。墙体经过装饰而厚度加大,或者使用一些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能够提高墙体保温隔热、隔声等功能。
由于建筑物的立面是人们在正常视野内所能观赏到的一个主要面,所以外墙面的装饰处理即立面装饰所体现的质感、色彩、线形等,对构成建筑总体艺术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⑴保护墙体建筑物的内墙饰面与外墙饰面一样,也具有保护墙体的作用。例如浴室、厨房等处,室内湿度相对比较高,墙面会被溅湿或需水洗刷,若墙面贴瓷砖或进行防水、隔水处理,墙体就不会受潮湿的影响;人流较多的门厅、走廊等处,在适当高度上做墙裙、内墙阳角处做护角线处理,将起到保护墙体的作用。
⑵保证室内使用条件室内墙面经过装饰变得平整、光滑不仅便于清扫和保持卫生,并且可以增加光线和反射,提高室内照度,保证人们在室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
当墙体本身热工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以在墙体内侧结合饰面做保温隔热处理,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能力。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空间,通过选用不同材料的饰面,能达到防尘、防腐蚀、防辐射等目的。
内墙饰面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辅助墙体的声学功能。在影剧院、音乐厅、播音室等公共建筑就是通过墙体、顶棚和地面上不同饰面材料所具有的反射声波及吸声的性能,达到控制混响时间、改善音质和改善使用环境的目的。
⑶美化室内环境内墙装饰不同程度上起装饰和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这种装饰美化应与地面、顶棚等的装饰效果相协调,同家具、灯具及其他陈设相结合。
抹灰类饰面是用各种加色的、不加色的水泥砂浆,或者石灰砂浆、混合砂浆等做成的各种饰面抹灰层。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面抹灰。
墙面抹灰一般是由底层抹灰、中间抹灰和面层抹灰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
底层抹灰主要是对墙体基层的表面处理,起到与基层粘结和初步找平的作用。抹灰施工时应先清理基层,除去浮尘,保证底层与基层粘结牢固。底层砂浆根据基层材料的不同和受水浸湿情况而不同,可分别选用石灰砂浆、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和水泥砂浆,底层抹灰厚度一般5~10mm。
普通砖墙由于吸水性较大,在抹灰前须将墙面浇湿,以免抹灰后过多吸收砂浆中水分而影响粘结。室内砖墙多采用1:3石灰砂浆,或掺入一些纸筋、麻刀以增强粘结力并防止开裂,需要做涂料墙面时可采用水泥或1:1:6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刮糙处理;室外或室内有防水防潮要求时,应采用1:2~1:3水泥砂浆。
轻质砌块墙体因砌块表面空隙大,吸水性极强。为避免抹灰砂浆中的水分被墙体吸收,而导致墙体与底层抹灰间的粘结力较低,常见处理方法是:采用108胶水(配合比是108胶水:水为1:4),满涂墙面,以封闭砌块表面空隙,再做底层抹灰。在装饰要求较高的饰面中,还应在墙面满钉0.7mm细径镀锌钢丝网,再做抹灰。内墙可用石灰砂浆或混合砂浆,外墙宜应混合砂浆或水kaiyun官方登录 开云网址泥砂浆
混凝土墙体表面比较光滑,甚至还有脱模油剂,影响了墙体与底层抹灰间的粘结,须特殊处理。常见处理方法有除油垢、凿毛、甩浆、划纹等。一般采用水kaiyun官方登录 开云网址泥砂浆或混合砂浆。
中间抹灰主要作用是找平与粘结,还可以弥补底层砂浆的干缩裂缝。一般用料与底层相同,厚度5~10mm,根据墙体平整度与饰面质量要求,可一次抹成,也可分多次抹成。
面层抹灰又称“罩面”,主要是满足装饰和其它使用功能要求。根据所选装饰材料和施工方法不同,面层抹灰可分为各种不同性质和外观的抹灰。
墙面抹灰的优点是材料来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施工简单,价格便宜;通过适当工艺,可获得多种装饰效果,如拉毛、喷毛、仿面砖等;具有保护墙体、改善墙体物理性能的功能,如保温隔热等。缺点是抹灰构造多为手工操作,现场湿作业量大。
抹灰类饰面应用于外墙面时,要慎选材料,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如掺加疏水剂,可降低吸水性;掺加聚合物,可提高粘结性等。
外墙面抹面一般面积较大,为操作方便、保证质量、利于日后维修、满足立面要求,通常将抹灰层进行分块,分块缝宽一般20mm,有凸线、凹线和嵌线三种方式。凹线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嵌木条分格构造如图3.2所示。
另外,由于抹灰类墙面阳角处很容易碰坏,通常在抹灰前应先在内墙阳角、门洞转角、柱子四角等处,用强度较高的1:2水泥砂浆抹制护角或预埋角钢护角,护角高度应高出楼地面1.5~2m左右,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如图3.3所示。
一般抹灰饰面是指采用石灰砂浆、混合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麻刀灰、纸筋灰等对建筑物的面层抹灰。
普通抹灰是由底层和面层构成,一般内墙厚度18mm,外墙厚度20mm。适用于简易住宅、大型临时设施、仓库及高标准建筑物的附属工程等。
中级抹灰是由底层、中间层和面层构成,一般内墙厚度20mm,外墙厚度20mm。适用于一般住宅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以及高标准建筑物的附属工程等。
高级抹灰是由底层、多层中间层和面层构成,一般内墙厚度25mm,外墙厚度20mm。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以及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高级建筑物。
根据装饰抹灰等级及基层平整度,控制其涂抹遍数和厚度,中间抹灰层所用材料一般与底层相同。
拉条抹灰饰面是用杉木板制作的刻有凹凸形状的模具,沿贴在墙面上的木导轨,在抹灰面层上通过上下拉动而形成规则的细条、粗条、波形条等图案效果。
拉条抹灰的基层处理与一般抹灰类同,面层砂浆根据所拉条形的粗细有不同的配比。细条形拉条抹灰面层用水泥:细纸筋石灰:细黄砂为1:2:0.5的混合砂浆,粗条形拉条抹灰分两层,粘结层用水泥: 细纸筋石灰:中粗砂为1:2.5:0.5的混合砂浆,面层为水泥:细纸筋石灰为1:0.5的混合砂浆。
①拉毛饰面 是用抹子或硬毛棕刷等工具将砂浆拉出波纹或突起的毛头而做成的装饰面层,有小拉毛和大拉毛两种做法。在外墙还有先拉出大拉毛再用铁抹子压平毛尖的做法。
拉毛面层一般采用普通水泥掺适量石灰膏的素浆或掺入适量砂子的砂浆。小拉毛掺入水泥量为5%~20%的石灰膏。大拉毛掺入水泥量为20%~30%的石灰膏,为避免龟裂,再掺入适量砂子和少量的纸筋。
②甩毛饰面 是将面层灰浆用工具甩在抹灰中层上,形成大小不一但又有规律的毛面的饰面做法。
③扫毛饰面 是进行水泥砂浆抹灰后,在其面层砂浆凝固前,按设计图案,用毛柴帚扫出条纹。其基层处理和底层刮糙与一般抹灰饰面相同,面层粉刷是用水泥:石灰膏:黄砂=1:0.3:4的混合砂浆,其厚度一般为10mm。
④搓毛饰面 是用1:1:6水泥石灰砂浆打底,罩面也用1:1:6水泥石灰砂浆,最后进行搓毛。
扒拉灰饰面是用1:0.5:3:5混合砂浆打底,待底层干燥到六~七成时,用1:1水泥砂浆罩面,面层抹灰厚度10mm,然后用露钉尖的木块(钉耙子)作工具,挠去水泥浆皮而形成的饰面。
扒拉石饰面的做法基本同扒拉灰饰面,只是把1:1水泥砂浆改成1:1水泥细石渣浆。由于能露出细石渣的颜色,质感明显。
假面砖饰面是用掺氧化铁黄、氧化铁红等颜料的彩色水泥砂浆作面层,通过手工操作达到模拟面砖装饰效果的饰面做法。常用的配合比是水泥:石灰膏:氧化铁黄:氧化铁红:砂子=100:20:(6~8):2:150(重量比)。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铁梳子拉假面砖,将铁梳子顺着靠尺板由上向下划纹,深度不超过1mm,然后按面砖宽度用铁钩子沿靠尺板横向划沟,其深度3~4mm,露出中层砂浆即可;另一种是用铁辊滚压刻纹。假面砖沟纹清晰,表面平整,色泽均匀,可以假乱线 抹灰类墙体饰面构造
聚合物水泥砂浆是在普通水泥砂浆中掺入适量有机聚合物,一般为水泥重量的(10%~15%),从而改善原来材料的性能。
①喷涂饰面 用挤压式砂浆泵或喷斗,将聚合物水泥砂浆连续均匀的喷涂在墙体外表形成饰面层。
②弹涂饰面 先在墙体表面刷一道聚合混合物水泥色浆,用弹涂器分几遍将不同色彩的聚合物水泥浆弹在已涂刷的涂层上,形成3~5mm的扁圆形花点,再喷罩甲基硅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溶液。
③滚涂饰面 先将聚合混合物水泥砂浆抹在墙面上,用滚子滚出花纹,再喷罩甲基硅醇钠疏水剂,从而形成装饰层。
石渣类饰面是用以水泥为胶结材料、石渣为骨料的水泥石渣浆抹于墙体的表面,然后用水洗、斧剁、水磨等工艺除去表面水泥皮,露出以石渣的颜色和质感为主的饰面做法。传统的石渣类墙体饰面做法有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拉假石等。
石渣类饰面的装饰效果主要依靠石渣的颜色和颗粒形状来实现的,色泽比较光亮,质感较丰富,耐久性和耐污染性较好。
(1) 斩假石饰面 是以水泥石子浆或水泥石屑浆,涂抹在水泥砂浆基层上,待凝结硬化具有一定强度后,用斧子及各种凿子等工具,在面层上剁斩出类似石材经雕琢的纹理效果的一种装饰方法。斩假石饰面质朴素雅、美观大方、耐久性好,但因手工操作,工效低。
斩假石饰面的构造做法是:先用15mm 厚1:3水泥浆打底,刮抹一遍素水泥浆(内掺107胶),随即抹10mm厚配合比为水泥:石渣=1:1.25的水泥石渣浆,石渣一般采用粒径为2mm的白色粒石,内掺30%的粒径0.3mm的石屑。
(2)拉假石饰面 是将斩假石用的剁斧工艺改为用锯齿形工具,在水泥石渣浆终凝时,挠刮去表面水泥浆露出石渣的构造做法。
拉假石的基本构造底层处理与斩假石相同,面层常用的是配合比为水泥:石英砂=1:1.25的水泥石渣浆,厚度为8~10mm。待面层收水后用靠尺检查平整度,用木抹子搓平、顺直,并用钢皮抹子压一遍。水泥终凝后,用拉耙依着靠尺按同一方向挠刮,除去表面水泥浆,露出石渣。一般拉纹的深度1~2mm,宽度3~3.5mm。
水刷石是用水泥和石子等加水搅拌,抹在建筑物的表面,半凝固后,用喷枪、水壶喷水,或者用硬毛刷蘸水,刷去表面的水泥浆,使石子半露。
水刷石的底灰处理与斩假石相同,面层水泥石渣浆的配合比依石渣粒径大小而定,一般为1:1(粒径为8mm)、1:1.25(粒径为6mm)、1:1.5(粒径为4mm),水泥用量要恰能填满石渣之间的空隙。面层厚度通常为石渣粒径的2.5倍。
(1)干粘石饰面 是用拍子将彩色石渣直接粘结在砂浆层上的一种饰面方法,其效果与水刷石饰面相似,但比水刷石饰面节约水泥30%~40%,节约石渣50%,提高工效50%。但其粘结力较低,一般与人直接接触的部位不宜采用。
干粘石饰面的构造做法一般是用12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中间层用6mm厚1:3水泥砂浆,面层用粘结砂浆,其常用配合比为水泥:砂:108胶=1:1.5:0.15或水泥:石灰膏:砂:108胶=1:1:2:0.15。
(2)喷粘石饰面 是利用压缩空气带动喷斗将石渣喷洒在尚未硬化的素水泥浆粘结层上,形成的装饰饰面。
(3)喷石屑饰面 是喷粘石工艺与干粘石做法的发展,喷石屑所用的石屑粒径小,先喷上的石屑之间所留空隙易于被其后的石屑所填充,喷成的表面显得更加密实。
(4)干粘喷洗石 装饰效果与干粘石不同的是小石子甩在粘结层上,压实拍平,半凝固后,用喷枪法去除表面的水泥浆,使石子半露,形成人造石料装饰面。
常用的贴面材料可分为三类:一是陶瓷制品,如瓷砖、面砖、陶瓷棉砖、玻璃马赛克等;二是天然石材,如大理石、花岗岩等;三是预制块材,如水磨石饰面板、人造石材等。
由于块料的形状、重量、适用部位不同,其构造方法也有一定差异。轻而小的块面可以直接镶贴,构造比较简单,由底层砂浆、粘结层砂浆和块状贴面材料面层组成;大而厚重的块材则必须采用一定的构造连接措施,用贴挂等方式加强与主体结构连接。
面砖类型很多,按其特征有上釉的和不上釉的,釉面砖又分为有光釉和无光釉的两种表面。砖的表面有平滑的和带一定纹理质感的,面砖背部质地粗糙且带有凹槽,以增强面砖和砂浆之间的粘结力,如图3.4(b)所示。
面砖饰面的构造做法是:先在基层上抹15mm厚1:3的水泥砂浆作底灰,分两层抹平即可;粘贴砂浆用1:2.5水泥砂浆或1:0.2:2.5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其厚度不小于10毫米;然后在其上贴面砖,并用1:1白色水泥砂浆填缝,并清理面砖表面,构造如图3.4(a)所示。
釉面砖的吸水率较高,其抗冻性差,受冻后其表面的釉层极易开裂或者脱落,所以釉面砖只能用于室内墙面饰面。釉面砖的主要规格为:108㎜×108㎜、152㎜×152㎜、152㎜×200㎜、200㎜×300㎜、300㎜×450㎜、330㎜×600㎜等,厚度为5㎜及6㎜,另有阳角条、阴角条、压条或带有圆边的配件可供选用。
瓷砖又称“釉面瓷砖”,它是用瓷土或优质陶土经高温烧制成的饰面材料。其底胎均为白色,表面上釉有白色的和彩色的。彩色釉面砖又分有光和无光两种。此外还有装饰釉面砖、图案釉面砖、瓷画砖等。装饰釉面砖有花釉砖、结晶釉砖、斑纹釉砖、理石釉砖等。图案砖能做成各种彩色和图案、浮雕,别具风格。瓷砖画则是将画稿按我国传统陶瓷彩绘技术分块烧成釉面砖,然后再拼成整幅画面。
瓷砖饰面构造做法是:先在基层用1:3水泥砂浆打底,厚度为10~15㎜;粘结砂浆用1:0.1:2.5水泥石灰膏混合砂浆,厚度为5~8㎜。粘结砂浆也可用掺5%~7%的108胶的水泥素浆,厚度为2~3㎜。釉面砖贴好后,要用清水将表面擦洗干净,然后用白水泥擦缝,随即将瓷砖擦干净。
外墙面饰面中,砖的黏贴形式、缝的宽度、缝隙的布置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考虑外墙立面的线条划分和外观效果的要求 。
又称“马赛克”,是以优质瓷土烧制而成的小块瓷砖。分为挂釉和不挂釉两种。陶瓷锦砖规格较小,常用的有:18.5㎜×18.5㎜、39㎜×39㎜、39㎜×18.5㎜、25㎜六角形等,厚度为5㎜。陶瓷锦砖是不透明的饰面材料,具有质地坚实,经久耐用,花色繁多,耐酸、耐碱、耐火、耐磨,不渗水,易清洁等优点。
陶瓷锦砖饰面构造做法是:在清理好基层的基础上,用15mm厚1:3的水泥砂浆打底;粘结层用3mm厚,配合比为纸筋:石灰膏:水泥=1:1:8的水泥浆,或采用掺加水泥量5%~10%的108胶或聚乙酸乙烯乳胶的水泥浆。
又称“玻璃马赛克”,是由各种工颜色玻璃掺入其它原料经 高温熔炼发泡后,压制而成。玻璃马赛克是乳浊状半透明的玻璃质饰面材料,色彩更为鲜明,并具有透明光亮的特征。
玻璃马赛克饰面的构造做法是:在清理好基层的基础上,用15mm厚1:3的水泥砂浆做底层并刮糙,分层抹平,两遍即可,若为混凝土墙板基层,在抹水泥砂浆前,应先刷一道素水泥浆(掺水泥重5%的108胶);抹3mm厚1:(1~1.5)水泥砂浆粘结层,在粘结层水泥砂浆凝固前,适时粘贴玻璃马赛克。粘贴玻璃马赛克时,在其麻面上抹一层2mm厚左右厚的白水泥浆,纸面朝外,把玻璃马赛克镶贴在粘结层上。
为了使面层粘结牢固,应在白水泥素浆中掺水泥重量4%~5%的白胶及掺适量的与面层颜色相同的矿物颜料,然后用同种水泥色浆擦缝。玻璃马赛克饰面构造如图3.5所示。
预制人造石材饰面板亦称预制饰面板,大多都在工厂预制,然后现场进行安装。其主要类型有:人造大理石材饰面板、预制水磨石饰面板、预制斩假石饰面板、预制水刷石饰面板以及预制陶瓷砖饰面板。根据材料的厚度不同,又分为厚型和薄型两种,厚度为30~40mm以下的称为板材,厚度在40~130mm称为块材。人造石材饰面具有以下优点:
②能够保证质量。现制水刷石、斩假石等墙面在耐久性方面的一个最大的弱点是饰面层比较厚,刚性大,墙体基层与面层在大气温度、湿度变化影响下胀缩不一致易开裂。即便面层作了分割处理,因底灰一般不分格,仍不能避免日久开裂。
人造大理石饰面板是仿天然大理石的纹理预制生产的一种墙面装饰材料。根据所用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分为聚酯型人造大理石、无机胶结型人造大理石、复合型人造大理石和烧结型人造大理石四类,这四类人造大理石板在物理学性能、与水有关的性能、粘附性能等方面各不相同,对它们采用的构造固定方式也不同,有水泥砂浆粘贴法、聚酯砂浆粘贴法、有机胶粘剂粘贴法、挂贴法和干挂法五干挂法种方法。
对于聚酯型人造大理石产品,可以采用水泥砂浆和聚酯砂浆粘贴,最理想的胶粘剂是有机胶粘剂,如环氧树脂,但成本较高。为了降低成本并保证装饰效果,也可采用与人造大理石成分相同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胶粘剂,并在树脂中掺用一定量的中砂。一般树脂与中砂的比例为1:(4.5~5),并掺入适量的引发剂和促进剂。
烧结型人造大理石是在10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在各个方面基本接近陶瓷制品,其粘结构造为:用12~15㎜厚的1:3水泥砂浆打底;粘结层采用2~3㎜厚的1:2细水泥砂浆。为了提高粘结强度,可在水泥砂浆中掺入水泥重5%的108胶。
无机胶结材型人造大理石饰面和复合型人造大理石饰面的构造,主要应根据其板厚来确定。目前,国内生产这两种人造饰面板的厚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板厚在8~12㎜左右,板重约为17~25㎏/㎡;另一种厚度通常在4~6㎜,板材重约8.5~12.5㎏/㎡。
对于厚板,其铺贴宜采用聚酯砂浆粘贴的方法。聚酯砂浆的胶砂比一般为1:(4.5~5.0),固化剂的掺用量视使用要求而定。但一般1㎡铺贴面积的聚酯砂浆耗用量为4~6㎏,费用相对太高。目前多采用聚酯砂浆固定与水泥胶砂浆粘贴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粘贴牢固、成本较低的目的。其构造方法是先用胶砂比1:(4.5~5)的聚酯砂浆固定板材四角和填满板材之间的缝隙,待聚酯砂浆固化并能起到固定拉紧作用以后,再进行灌浆操作,构造如图3.6所示。
对于薄板,其构造方法比较简单:用1:3水泥砂浆打底;粘结层以1:0.3:2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或水泥:108胶:水=10:0.5:2.6的108胶水泥浆,然后镶贴板材。
预制水磨石板饰面构造方法是:先在墙体内预埋铁件或甩出钢筋,绑扎6㎜间距为400㎜的钢筋骨架后,通过预埋在预制板上的铁件与钢筋网固定牢,然后分层灌注1:2.5水泥砂浆,每次灌浆高度为20~30㎜,灌浆接缝应留在预制板的水平接缝以下5~10㎝处。第一次灌完浆,将上口临时固定石膏剔掉,清洗干净再安装第二行预制饰面板。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人造石材饰面板,当板材厚度较大,尺寸规格较大,铺贴高度较高时,应考虑采用挂贴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粘贴更为可靠。人造石材饰面构造见图3.7。
天然石料如花岗岩、大理石等可以加工成板材、块材和面砖用作饰面材料。天然石材饰面板不仅具有各种颜色、花纹、斑点等天然材料的自然美感,装饰效果强,而且质地密实坚硬,故耐久性,耐磨性等均较好。天然石材按其表面的装饰效果及加工方法,分为磨光和剁斧两种主要处理形式。磨光的产品又有粗磨板、精磨板、镜面板等。剁斧的产品可分为磨面、条纹面等类型。
大理石是一种变质岩,属于中硬石材。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其成分以碳酸钙为主,约占50%以上,其它还有碳酸镁、氧化钙、氧化锰及二氧化硅等。
当大理石用于室外时,由于其中的碳酸钙在大气中受二氧化碳、硫化物、水气的作用转化为石膏,会使表面很快失去光泽,变得疏松多孔。因此,除汉白玉、艾叶青等少数几种质纯、杂质少的品种外,大理石一般不宜用于室外。
花岗岩为火成岩中分布最广的岩石,是一种典型的深成岩,属于硬石材。它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和云母。花岗岩常呈整体的均粒状结构,其构造密实、抗压强度较高,孔隙率及吸水率较小,抗冻性和耐磨性能均好,并具有良好的抵抗风化性能。
花岗岩有不同的色彩,如黑、白、灰、粉红色等,纹理多呈斑点状。花岗石不易风化变质,其外观色泽可以保持百年以上,因而多用于重要建筑的外墙饰面。根据加工方法及形成的装饰质感不同,可将花岗石饰面板分为以下四种:
其中剁斧板、机刨板、粗磨板等厚度一般为50mm、76mm、100mm,墙面、柱面多用50 mm板,勒脚饰面多用100 mm板。由于面积大、板厚,所以重量也相当大。